有一句話說:『人比人,氣死人。』拿人比人,實在很傷人。一個心理學家風趣的說:『想傷害一個人很簡單。你只要找個人跟他比一比就夠了。』
儘管「人比人」會給人帶來痛苦和傷害,但是大多數的人卻捨不得拋棄這一比。佛家說,人生有四大痛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其實,人生的痛苦有五項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比。
我們最常犯的無心的「口孽」,就是用「比」傷人。
「比」是有毒的,既能傷人,又能害己。可惜的是,我們總是忘不了那一比。要是我們能擺脫那個「比」,要是我們能從「比」裏獲得解脫,日子是不是能過得幸福些呢?那答案是肯定的。
人不比也能照樣過日子,而且過得很好。
不當的「比」 ,往往造成緊張的局面,引發了不必要的衝突,破壞了人跟人的和諧。改革這種不當的語言習慣,似乎是比較容易的。較難擺脫的,恐怕是「拿自己跟別人比」的思想習慣。
把「比」轉換成一個自己追求的目標,轉換成一個自己的計畫,是一個可行的辦法。這就是把「人比人」轉換成「自己比自己」。
「人比人」往往容易激起我們強烈的情緒,使我們失去了自我,完全成為「情緒的奴隸」。這種情況,對於我們的「自我建設」是極端不利的,除了苦惱以外,我們還會變得一無所有。
如果我們把那「比」,轉換成自己追求的目標,轉換成自己的計畫,情況就會好得多。至少我們可以活得有目標,有計畫。但是我們仍然要關心那計畫和目標是不是仍然還是情緒的產物。如果那目標根本不是你做得到的,如果那計畫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,那麼,苦惱就仍然存在。
對個人的幸福來說,沒有什麼能比自己原來追求的目標、原來擬定的計畫更可愛的了。為了「比」而動搖原來的目標和計畫,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。
從這個觀點來看,「比」有時候也是一種誘惑。這誘惑使我們叛離了原有的目標,原有的計畫。
幸福的人應該有自己的人生目標、自己的人生計畫。為了一「比」而動搖這一切,也很可能使我們喪失了幸福。能夠不比,或者不受「比的誘惑」,才有可能獲得人生的幸福。幸福人生的道理是: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,不可比,無法比,永不比。
「比」,往往使我們的思想僵化,使我們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納入一個對我們並不適合的模子裏去。「比」,也往往使我們為無意義的事情所套牢,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。
為「比」而灰心喪志的人,為「比」而憤慨激動的人,往往不知不覺的造成生命的浪費。
為「比」苦惱,為「比」生氣的人,往往也會做出這種傻事。
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,就可以使我們擺脫「比」的糾纏,不浪費自己的生命。
──轉自麥田出版《豐富人生》
一篇好文章~~~要時時警惕自己.......千萬別為了別人愛比較而動怒!!!
沒辦法......有些人阿...很奇怪?就是愛比.....我想有些是因為自卑吧?因為自己的不夠好,
硬要說到天花亂墬的....似乎害怕人家發現他的自卑........這種人...也只好同情他吧~
其實~人要知足,我就覺得我很幸福...因為我很滿足...我很知足~
知足的人就不會想要去跟別人比...因為很珍惜現在!
所以.....一直想比過我的人..............代表....你很貧窮!被我發現拉~~~~~~~~
而且.........永遠也比不贏的拉!!!
鑽石不要和石頭比大
花草不要跟松樹比高
溪流不要跟海洋比大
平民不要跟政治人物比權力
因為鑽石的精美
花草的芬芳
溪流的奔放
平民的瀟灑
都不是大石、高松、海洋、權力所能比的
因為各有所得、各有所失
我是鑽石~~
我是花草~~~~
我是溪流~~~~~~~~~
我是平民~~~~~~~~~~~~~~
我是幸福美滿的侯太太~~~~~~~~~~~~~~~